内内页banner-产品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品中心>产品介绍

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
更新时间:2021-11-08

· 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简介


粒细胞刺激因子临床应用:

1.骨髓移植时促进中性粒细胞数的增加。

2.预防抗肿瘤化疗药物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缩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持续期间 :实体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5.先天性及原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6.免疫抑制治疗(肾移植)继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 粒细胞刺激因子主要适应症


中心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具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主要并发症为感染,是化疗致死主要原因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X10(9)或预期从<1.0X10(9)下降至<0.5X10(9)

01.jpg


· 粒细胞刺激因子药物市场情况


00.jpg


粒细胞刺激因子药物

目前市场上的粒细胞刺激因子药物分为短效和长效,短效药物通用名为非格司亭,由安进 Amgen 和日本协和发酵麒麟株式会社Kyawa Hakko Kirin 共同研发,于1991年分别获得 FDA 和 PMDA 批准在美国和日本上市。

2002 年,安进又推出了全球首个长效粒细胞刺激因子药物PEG-rhG-CSF,通用名为培非格司亭。PDB 数据库显示,安进近年粒细胞刺激因子药物(长效+短效)销售规模趋于平稳,维持在 55 亿美元左右。


· 粒细胞刺激因子—长效药物占市场主导


3.jpg

安进的粒细胞刺激因子在全球该药物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几乎垄断的长效剂型的市场。

同时,根据 PDB 中全球畅销药 500 强数据库看出,安进该种药物的长效和短效剂型的销售结构中,长效剂型(培非格司亭)是主导销售剂型,同时长效剂型的份额占比仍在不断提升。2017 年,安进的非格司亭销售额为 5.49 亿美元,培非格司亭销售额未 47.98 亿美元,长效剂型的销售额约为短效剂型的十倍。


· 粒细胞刺激因子—国内市场情况


01.jpg

近年样本医院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药物销售额保持增长态势,随着长效剂型开始放量,加快了rhG-CSF药物市场增长速度。2017年,rhG-CSF(包括短效和长效)样本医院销售额为12.77 亿元,同比增长27.91%。rhG-CSF 销售额大幅增长主要来源于长效 rhG-CSF 的放量,2017年长效 rhG-CSF 销售额为 4.49 亿元,同比增长256.08%,占比提升至了35%。近3年,短效市场保持稳定,长效PEG-GCSF市场增势迅猛,从长期趋势来看,长效将逐步形成对短效药物的替代作用。


· 粒细胞刺激因子—国内市场竞争


0.jpg


目前国内短效 rhG-CSF 市场竞争激烈,上市销售的公司近 20 家,前五家公司合计占比 75%。其中齐鲁制药是龙头,在短效制剂上每年都保持在 40%以上的份额,其余协和发酵、特宝生物和九源基因每年份额维持在 6-10%左右。目前国内长效 rhG-CSF 仅有齐鲁制药和石药集团生产销售,两家公司的产品近年都保持高速增长。


· 长效粒细胞刺激因子药物未来发展


01.jpg

总体上看,长效 rhG-CSF 市场竞争格局较好。国内长效剂型仅有齐鲁制药和石药集团上市销售。恒瑞的硫培非格司亭于2018年上市,2019年谈判降价进入医保,2020年1月最新招标价为3080元 ,在三个长效G-CSF产品中费用最低,费用降低有望带来患者用药渗透率的提高。

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人数约为450万人,化疗是多数癌症的首选治疗方式和无其他药物可用情况下的末线治疗方式,因此大部分癌症患者会用到一次或一次以上的化疗。根据CNKI发布的文章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三期直肠癌分别有57%、14%、72%的患者用到化疗。

2019年NCCN指南指出首次化疗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率高25%-40%。假设50%的人采用化疗,其中30%的人需要用到升白药,则每年升白药对应患者人数为450*50%*30%=67.5万人。平均每人化疗5次,则需使用5次长效升白药,每次用药金额为3000元左右。计算出国内长效化疗药的市场空间为67.5*5*0.3=101亿元。相比于现在的36亿元,现在渗透率仅为36%,仍有翻倍空间。

上一页:促红素(EPO)
下一页:已经为第一条

相关产品: